《人類群星閃耀時》(下稱《人類》)一個非常漂亮的譯名,令我對這本書充滿幻想與期待。先說說我怎樣認識這本書,過程有點滑稽。我是從很多身心靈人士推介下認識這本書的,所以我一直以為這是一本身心靈的書。
怎料一開始看得一頭霧水,首章是一個十四世紀西班牙人遠征南美的故事,用字修辭都如在看小說,到底我在看甚麼,這是甚麼?
辛苦與迷惘地完成了首兩章,兩章是完全無關的故事,令我更加迷惘。這是一本小說嗎?但第一章與第二章又完全無關。結果還是跑回看簡介,原來《人類》是一種叫「歷史特寫」(Miniature) 的文體,從繪畫種類借來,意為細微畫、小品畫;「歷史特寫」是一種我完全沒有聽過的文體。
奧地利作者 Stefen Zweig 選取了 14 個歷史人物與一般人認為微不足道的故事,實際卻對世界影響深遠,以小說的形式,富戲劇性及情感豐富的筆觸,將這些善為人知的真實故事立體地呈現給讀者。
我真的沒有想過原來是一本歷史小說,不過我沒因此停止看下去,因為作者的選材及敍事手法令我有極大的驚喜,我沒想過一本書每章可以各不相關,而作者偏偏以大眾不感興趣的事為主軸,讓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很有趣和特別的人,想認識他更多,果然我沒有看錯。另外作者極高的文學造詣,以優美的修辭塑造出立體的畫面,一幕又一幕打動人心,置身他創造的電影世界中。
極地挑戰與多情歌德
14個故事中,我較喜歡「征服南極」及歌德晚年的「單戀」故事。「征服南極」講述 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率領團隊希望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踏足南極的人。要不是《人類》,相信我不會有機會認識主角 Robert Falcon Scott 及其故事。亦是因為作者專選擇失敗的故事,更容易產生兩極情緒,造成強大落差,牽動讀者心情。
從來沒有幻想過在二十世紀初,當科技與資訊設備仍未如今先進時,人類有勇氣深入極地。多得作者深厚的文學根基,令我彷如置身現場和主角一同經歷驚險場面。最後主角與2兩名團隊因惡劣天氣滯留帳幕,在糧食資源耗盡下命喪南極之餘更發現挪威的探險家已一早登陸南極。
在抵達南極的最後數公里,主角要從十名隊友中挑選五名精英完成餘下的旅程,真正落入史冊的名字。落選的人落莫無奈,但當刻又怎會知道其實是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在線性的時間軸上不同的落點會出現不同的風景,落選的才是最幸運的。
另一個我喜歡的是關於德國文豪歌德在晚年時的側寫。提到歌德,大部人會想到他的作品,又有幾多注意留在歌德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