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an Wandering 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5月, 2019 起發佈的文章

有養份的對話

飯局中,你們的話題通常是甚麼? ----------------------------------------- 今年又去日本? 近期電影? 哪裡有抵食餐廳?自助餐哪裡好吃? 報小學攻略? 公司/朋友是非? 哪裡有大減價? 買樓投資炒股? ----------------------------------------- 越來越發現身邊大部份或者全部都是圍繞以上題目的對話,間中或佔整體對話的一兩成沒有問題,但永遠都只停留在這些話題的時候,便很惡頂 。曾經看過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形容這些為「沒養份的對話」,形容得真好! 當自己對沒養份對話敏感度越來越高,忍耐力便越來越低,發現原來身邊大部份的人,甚至是認識數年,關係不錯的同事,每天都重複著內容不同當實際又沒差的沒靈魂對話。久而久之,便發現一個人更有意思,更有養份。年紀大了,非常珍惜每分每秒的質素,如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希望每物都是我想做的事。 再發現,要找一個可以和你有「養份對話」的人原來很難。我很享受心靈上的交流,思想看法、人生、甚至簡單如生活點滴等等。不一定是國家大事,小如今晚月光照片的分享已經很足夠;又或者跟我分享最近看過我書,我都很滿足。但原來,會投頭望天,認為月亮很美,然後會心微笑的人, 在香港很罕有或許我認識的人太少。 幸運地身邊也有不算少的養 份朋友,近年在公司裡亦難得地亦遇上 一位,對話不用很多,但每每心靈都很滿足。

閱讀是一件極美好的事,每個人都應該把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六歲起,電子遊戲機佔據了童、少年大部分的時間,亦是我及玩伴們主 要的娛樂 。除了遊戲機以外,還有聽歌行街看電 視 ,相信和現時的小朋友差不多。 雖然我十分喜愛聽音樂,奇怪是我從來都聽不明歌詞,無論是中、英文的歌 詞都聽不明, 我只是享受歌曲的旋律。中學時有懷 疑 過為何出現這樣 的情況 ,別人常說林夕、林振強的詞有多厲害,但我滿腦子問號,不得其解。 第一首聽懂及有感覺的歌是 Whitney Houston  的 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 ,那時已經是中六左右。現在回想,一個中學生聽得明這首歌反而好奇 怪 。 閱讀,從來沒有在我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出現過 ; 中學時的課外閱 讀沒有一本認真看過,報告都是左抄右抄。 在家中,亦沒有出現父 母 看書的畫面,相反,出現最多的是他們打麻雀的片段,所以我自小便會打麻雀,不過我不喜 歡, 相 信這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寫照。 雖然父母沒有閱讀的習慣,但家中卻有很多文學書 (嘿!)。 自小父母沒有陪養我閱讀的習慣,亦沒有提閱讀的重要,讀書有前途等說 話, 最多在小六那年迫我唸唐詩。在完 全 沒 有 解釋內 容的情況下 , 母親 只說:「你背啦,日後對你的中文有用。」然後再用電子遊戲機作利誘。 每首詩都不明,卻全硬背過去,讓我產 生 反 感之餘,對 閱讀或文字亦不感興趣。現在回想,也很難想像一個 12 歲的小朋友怎會明白唐詩的內容。 直到高考完畢,不知哪來的奇想,突然認為看書的人很有型,我也要變 成 這樣。於是開始強迫自己看書,但焦點都放錯了。 我刻意在街上看書,像是一種炫耀或 是一種虛榮, 希望得到別人的目光,因此感覺良好; 同時,要很快看完一本書,認為看得愈多愈厲 害 ,所有注意力都放 在外在因素 。 可笑的是,事 實 我一本書都看不明, 沒用心看過,只是眼球掃過已而。不明又不知,不知又不問不查。「嘩,又看完一本書!」浸 沒於 自我感覺良好之 中 ,成件事錯到一個極點。 現在,終於明白及能夠拆 解 當年的問題 : 第一,太著重外在及別人的眼光(想打做一個自己想要的形象),但 完全沒有想過 閱讀真正的意義,; 第二,我也不暸解,當時亦不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很焦急的人,沒有原 因的,或許是社會環境培養出來吧 ; 第三,現在才發現自己集中力很差,根本

一隻碗的頓悟

2017年尾從京都清水寺附近買了一隻很喜歡的碗,喜歡它帶點鐵銹味、啞色碗身,感覺平靜,與一般的食具不同。每次用它盛載食物時,無論是握在手裡還是放在檯上內心都會感到溫暖和滿足。 2018年中 ,碗在架上瀝乾,當時我正在洗碗。我把剛洗過的食具放在架上,怎料未有放穩,連帶把原來在架上的餐具一併掉到鋅盤,其中一件就是這隻碗。 碗破成三份,碗被打破的一刻,情緒如炸彈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憤怒的強烈程度是我很久甚至從未經歷過。很嬲,嬲得要找人發洩、要找人指罵,責備。當下陷入了失去理智近乎失常的狀態,世界只有怒火。 過 了幾分鐘後,人突然醒了過來,回過魂後才發現自己發了一場大脾氣,是對自己發的脾氣。 定下來後,反問自己為何要發這麼大的脾氣,而當時的憤怒大得失控失知,因為情緒來得比知覺快且佔據了一切。反問自己這不是自己的問題嗎?自己沒有擺好碗碟,還想遷怒別人。何況這也不過是一隻碗而已,雖然是很喜歡,但不是世界末日。 看著爛了的碗,感到痛心之餘亦不斷責怪自己沒有好好愛惜它,幻想可以時間倒流。餘下的怒火令我恨不得立刻將碗丟掉,我不要看到那些碎片,因為它只會再一次勾起怒火。 就在這一剎那,一個想法從我的腦海中閃過。年多前從我喜愛的雜誌《Obscure》學懂了一種修補方法叫「金繼」。金繼是日本的叫法,當然中國一早也有類似的技術。以前物資沒有現在豐富,現在我們習慣爛了便棄 掉 ,好像是唯一的可能。又或者是我們沒有珍而重之的東西,所以沒有想過其他可能性。 幸好我身邊有一份陶瓷家,四個月後,碗修好了。 Oh my god!!!!! 很美,比原來的還要美一萬倍。就像破繭重生,昇華到另一層次。我覺得金令碗多了一份古典美,而且感覺不是修補,而是再生。看著碗,我突然有了頓悟。常聽說人不要執著,因為事情不一定是你所想的。但不是說便會明,而是要透過經驗,經歷才能明白或體會這個道理。 起初我以為碗破了就是一切的完結,從來沒想過這反而是一個機會,一個開始又或是更有意義的結局。我不但沒有失去了我心愛的東西,更因為無意之失令碗進化成更美且有了意義的碗。 現在,每次我使用它的時候,除了以往的那份溫暖和滿足感外,那彎彎的金線都會提醒我那次的情緒失控的經歷及它教懂我的道理。柳暗花明,何需耿耿於懷當前的一刻;是好是壞,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