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an Wandering 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6月, 2024 起發佈的文章

支持本網站

支持本網站

你的支持是本網站繼續下去的動力! 你可掃描以下QR Code 或點擊: Paypal 或 Buy me a coffee 支持本站。 所有捐助均在 Paypal 及 Buy me a coffee 平台進行,保安及個人資料受到保護,平台均支援大部份信用卡及不同貨幣。 感謝你們的支持!🙏🏻

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近乎童話般的故事,好像只在小說才會出現的情節。近年一見鍾情好像被編劇們遺棄,因為老舊的橋段不再吸引? 在你的身上或朋友圈中,有沒有出現過一見鍾情的故事? 一見鍾情好像要受幸運之神眷顧才會遇上。若雙方同樣是一見鍾情,機率比中頭獎還要低,很多時只是一廂情願,最終失敗告吹。 而我就是那個受眷顧的人。中一時往班房的途中遇上了你,我們在同一條樓梯相遇,我往上走,你向下走,我們在轉角中遇上。就如電影情節,電光火石觸電的感覺,我當場愣住。隨即問我身邊的同學:「他是誰?」,從此你成為我上學的唯一動力。 對底我被甚麼吸引?是你的外表,你的氣質?還是純粹的感覺,可能是全部。直覺告訴我你是與眾不同,往後日子證明了我的直覺準確無誤。 我們的相遇是命中注定,那年你成為了我的英文老師。相遇那一天起我就如著了魔般瘋狂,想盡一切辦法去接近你,了解你的所有。 我每天等你開車回來,就算只是數秒的眼神接觸已令我歡喜若狂,心滿意足。你負責的學會我全都參加,任何機會我都不會錯過,目標從未如此清晰集中,一往無前。 當時瘋狂的程度不遜於Mirror 粉絲。所有同學都知道我對你的迷戀,這從不是暗戀,是大聲疾呼的瘋戀。同學們熱心地為我製造機會去接近你,回想他們每一位的幫忙至今仍令我感到很窩心,很青蔥。 可惜你偏偏是一個極力和學生保持距離的老師,你很神秘,我只知道你有一個兒子,四部車:一輛保時捷,一部 Benz C200, 一部 Civic,另一部是三 菱 七人車。印象中你沒有穿過重複的衫,放學你第一時間離開,每朝最遲一分鐘才出現。 你到底是誰?七年的中學生涯我苦無頭緒,關係毫無寸進。中七那年我變得焦急和恐懼,害怕一旦離開學校,便失去所有機會和理由去接近你。我向上天請求,懇求衪幫忙,我願意用生命來交換。 神應該被我煩倒了,我如願以償,而且時間剛剛好。中七將近畢業時我得了癌症,亦成了我們發展的契機。事實我一早知道身體出了問題,甚至跟當時男朋友說我相信自己患上了癌症。他的反應如聽到世上最好笑的笑話,然後說了句「 黐 線」。雖然我病了,但這段時間是我最開心的日子,那個病根本沒帶來甚麼的擔憂和困擾。 我們的發展從我告訴你我的脖子長了一顆核子開始,你摸一摸後面色一沉卻強裝若無其事,當時的反應我依然歷歷在目。自此我多年希望的都發生了,我們會通電話,吃飯,食煙,喝醉;沒想過可以在妳家中過夜,吃你煮的宵夜,聽你細說一切關於

Music Broadcast: Beatmania Series

今次分享的是比較冷門的音樂:是 Konami 在 1997 推出的街機音樂遊戲《Beatmania》( 現簡稱為「音game」) 系列,當年年紀剛剛可以去遊戲機中心,記得初次看到Beatmania 2nd version的時候對其設計和玩法感到無比新奇,加上熱愛音樂,很快便迷上了這款遊戲。 Beatmania 當年推出大受歡迎,很快成為各大遊戲機中心的鎮店之寶。很快陸續推出第三代、第四代,更由五鍵升級到七鍵的 Beatmania II DX ,移植到家用機 Playstation,Playstation 2, 還有專用的手掣。亦因為 Beatmania 開拓了一系列的音樂遊戲,如:Guitar Freak, DrumMania, Keyboardmania,Pop 'n Music 等。 長輩時常說打機無益(我父母從沒這樣說過),浪費時間金錢。但其實不是,正是因為他們從未接觸遊戲機才會有這種看法。當年還是中學生的我,正因為 Beatmania 擴闊了音樂世界,很多不流行的音樂種類,如 Euro beat, Drum'n bass, J Pop, Trance, Deep House, House , Soul, Ambient 等,都因 Beatmania 而認識,其後更探索 Drum'n bass,認識了 Adam F 及 Roni Size。 當年瘋狂得幾乎每天放學也會到遊戲機中心,有一位男同學跟我一樣迷戀 Beatmania,我們經常放學及假日一起去打機,還會到不同的遊戲機中心體驗。 除了到遊戲機中心,我還會搜羅 Beatmania 的 Soundtracks。這些偏門的唱片在一般的唱片公司不會找到,而且只有日版碟,要購買不是一件「方便」的事,這令我想起在「集成商場」訂碟的回憶。 90 至 00 年代,「集成商場」二樓近門口有一間規模不小的唱片店,店內四 埲 牆放滿世間各地的唱片和海報,唱片多得令人有幽閉恐懼症。當中除了香港唱片,還不乏日版及美版的唱片,而我就是在這間店訂碟的。後來隨著唱片行業式微,這間唱片店好像搬到 188 商場,規模小了,但過了一段時間好像也捱不住。 Beatmania 吸引我的地方除了音樂及玩法外,它可以營造一個沉浸的空間,將音樂、視覺及遊戲合於一身,令人完全投入數分鐘的音樂觀感刺激世界。Beatmania 2nd

YouTube 小學雞

最近開始上載自己喜歡的音樂到YouTube,對於上載片段到 YouTube ,我絕對是初哥。看似很簡單的東西過程中原來都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沒有親身動手做是沒有可能經歷的。例如起初每天只可以上載十條片段,後來突然又沒有限制。 另外對影片的長段原來亦有限制的,要認證過去才可以上載更長的片段。 剛剛又學會了把短片分章節,沒有想過分章節原來是那樣做的。一步一步的做,一步一步的學習,感覺蠻不錯的。 一直很抗拒製作視頻,估不到因為不想浪費收藏已久的音樂,卻開始踏足了這個全新的領域,當中有很多新嘗試,有很多學習的機會。 開展了一個新平台後,發現每個view 和每個 like 都得來不易,因為身份由一個觀眾變成了Creator 。YouTube 的後台原來有很多分析資料給用家,暫時對一切都感到很新奇,好像去了一個新世界。 未來的日子會繼續上載我喜歡的音樂,因為我實在有太多CDs,希望大家可以 subscribe 我的平台,分享我喜歡的音樂。 Gelan Wandering YouTube Channel

Music Broadcast: 沙沙的雨 林憶蓮 x 倫永亮

今個星期開始,逢星期五(英國時間)將會定期上載一篇Music Broadcast ,分享我的音樂旅程。「定期」這東西 16 年來都沒有出現過在這個網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或嘗試,邀請大家一起見證我能堅持多久 (哈)。 小學時期已經接觸憶蓮的歌,因為家中的姐姐是憶蓮的歌迷。小六時家中有一隻《  天地野花1993情撼紅館演唱會》的 LP,當家中沒有人的時候便會偷偷拿來播放。在我身處的家庭非常重視個人物品的擁有權,你接觸,使用必須問准物品的持有人。身位一個小學生的我平常根本沒有權拿唱片來播放,只能趁沒有人的時候「偷」來播放。 當時大約 11歲左右,已經很喜歡《沒結果》及《沙沙的雨》,並只挑這兩首歌瘋狂重播,所以憶蓮演唱會中說的話我都記得滾瓜爛熟。 三十年過後,估不到我的品味完全沒變,現在仍非常喜歡這兩首歌,而且經常播放。 《沙沙的雨》是一首關於友情的歌,改編自 Neil Sedaka 的《Laughter in the Rain》。雖然《沙沙的雨》原唱是呂方,但我只愛憶蓮及倫永亮合唱的版本,因為是現場版本,兩位把歌詞演繹生動歡樂,希望你也會喜歡這首歌。 作詞:周禮茂 作曲:Nell Sedaka 編曲:陳澤忠/倫永亮 * Ooh沙沙的雨裡有我 聽你再笑我 未及舊時傻 Ooh 沙沙的雨撲你我 當天想再過 你知道麼 誰在敲窗 彷彿小雨輕輕的 聲線親匿 多年舊相識 曾陪伴一起 風中飄晚空飛 感覺輕灑 街頭像野馬 原來從前人曾經 不羈 Repeat * 懷念當初 當心中有小風波 跟你一起 瘋狂地高歌 流淚一刻 彼此裝雨沾濕 今晚歡喜 竟重 到你 連忙來逢迎難得一起   -------------  Music Broadcast   逢星期五更新,談談那些年我聽過的音樂,或許亦勾起你的某些回憶,歡迎 Follow 我的Blog 及  YouTube channel 。

棉花糖

你有想過棉花糖是用甚麼製造出來的? 未看《Science of Cooking》之前,我會說棉花糖是用白糖加化學物質,如塑化劑,凝固劑等造出來,是完全非天然,不健康的食物。 原來世界上是有 marshmallow plant ( 藥蜀葵  Althaea officinalis) 的,marshmallow plant亦是製作棉花糖的材料。19 世紀的時,棉花糖是用marshmallow 根部的汁液加蛋白及糖製造而成。 據說古埃及人早於公元前 2000 年(即 5000 年前 😱)已懂得食用 marshmallow plant ,更視為非常珍貴的食品,只供貴族或供奉神明使用。同時亦有資料指古埃及人 會將根部搾汁,以紓緩喉痛和咳。 第一次聽到有 marshmallow plant 時真的有種 mind blowing 的感覺,腦中立刻出現了一棵樹冠長滿了棉花糖的植物 (哈)。可惜現代的棉花糖已經沒有marshmallow plant 的成份,是由 corn syrup 、 糖、魚膠及空氣製成(真正是不健康的食物)。

Music Broadcast:金城武 《可依靠的好朋友》

Music Broadcast, 一個連我自己也遺忘了的系列,對上一篇文章已經是 2016年。(笑) 最近把沉睡了3年的CD重見天日。他們沒想過一覺醒來已經身在英國了,有些則回到他們的家鄉。 我大概有兩箱CD,本來沒打算打開它。有一天心血來潮,特別是體驗了幾年的 Streaming 音樂。起初認為 Streaming 是天堂,可以接觸海量的音樂,而且不佔地方,隨時隨地也能享受音樂。 幾年後,發現了Streaming 的問題:第一,歌曲會不知不覺地消失(下架)而不會通知你,你對歌曲完全沒有控制能力;第二,很多想聽的歌都沒有的。很多時想重溫學生時(90s-00s) 愛聽的歌,發現 Streaming 平台,甚至連 YouTube 都沒有。然後想到,為何這般傻,明明自己都擁有唱片,卻把它呆在箱子裏,然後付費給Streaming 平台,根本是一種浪費及不尊重。於是便萌生將唱片重見天日,展開偉大工程,將它們全轉做 mp3。再把特別及稀有的唱碟上載到 YouTube 跟大家分享。我已開始陸續上載,歡迎 subscribe 我的YouTube頻道 。 打響頭炮是 金城武 《可依靠的好朋友》 。近十年都沒有聽到他的消息,間中會想不知他現在怎樣?剛剛從 wiki 看到,他現在才是 50 歲,是真的嗎? 你知道 金城武 曾經唱歌及推出唱片嗎? 我不是 金城武 的Fans,亦不覺他靚仔,今·天我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買他的唱片,最奇怪的是我會經常想起這張唱片,很想聽這張唱片,可惜Streaming 平台都沒有。金城武是一位演員 ,好明顯他也不特別喜歡唱歌。那個年代就是這樣,梁朝偉、黃秋生也會唱歌。話雖如此, 金城武 《可依靠的好朋友》 這張唱片在眾多的唱片中有異常高的播放率,我認為是好聽的,是整隻碟也好聽。 相隔 20 年後再聽,意外地完全沒有任何違和感,亦沒有任何過時的嫌棄,感覺一如以往的簡單輕鬆,音樂一起便自然地跟著唱,好愜意!可能就是那個年代的特性,音樂沒有今天的複雜。   -------------  Music Broadcast   逢星期五更新,談談那些年我聽過的音樂,或許亦勾起你的某些回憶,歡迎 Follow 我的Blog 及  YouTube channel 。

找到了理想的人類圖分析師

早前 提及找到了近乎我理想的人類圖分析師,剛剛把報告看完,可以跟大家分享了。 在這裡先姑隱其名,若大家想要他的聯絡,可以留言給我。 看完62頁的報告書後,以下是我認為他與其他分析師不同的地方: 1.  不只服務,而是有 願景的分析師: 「 讓人類圖成為人生必需品,每個人都活出獨特的自己!」 這一句完全敲中了 我 近來經常提倡的想法:「認識真正的自己」。不像其他分析師只把你的人類圖讀一遍,而是告訴你他們的願景,為何要看人類圖,如何借人類圖了解自己,然後活出自己。所以今次的分析書很有個人風格,別樹一幟。 2. 宏觀分析,找出重點 他不像一般的分析師逐一把每個亮起來的閘門及其定義 讀一遍 ,而是從海量的數據中,告訴你最重要的資料並集中解釋,這對人 類圖 不了解或沒有深入認識的人非常重要及有幫助。 今次的分析師用了很大篇幅解釋「 輪迴交叉」及星體位置(太陽,月亮)及小數點後數字的意思及重要性,其他分析師很少這樣做,但偏偏(根據今次的分析師)這是非常重要的資訊。在我的經驗中,分析師們都輕輕帶過甚至不提「 輪迴交叉」的意思及其意義,而大部分都不會觸及人類圖中星相的部分,所以 今次的分析師 令我印象深刻,並得到其他分析師不會給你的 資訊。 3. 用心鋪陳,每部份設小測驗幫助讀者理解 閱讀報告的過程中,不斷感受到作者設計報告的心思及當中付出的心血。更因為這份心思令我想及會不同重看這份報告,務求把 每個角落的營份 吸收 。報告中每節設有小測驗,簡單幾個問題或填充題讓讀者掌握重點。 4. 按你的人類圖,提供賺錢方法建議 相信全世界的分析師都不會提供的資訊。 今次的分析師歸納了人類圖的內容和特性,總給出適合我的賺錢方法。這也是我之前提及我認為一位理想的分析師要有的條件:就是有歸納的能力,而不是如將字典的內容讀一次給你聽便算。 今次的分析師便達到了我的要求,我需要是分析師的意見及「分析」,是一種經過大腦的反芻,屬於他的見解。 今次報告的收費為港幣 820, 我認為是合理及物有所值。我會把報告反複重讀,如有其他有用資訊,再和大家分享。若想索取這位分析師的資料可留言給我。

濕疹推理員

在這裡提及濕疹已經不知是第幾次了。 在英國,濕疹比香港好很多了,但最近我發現它以不同的方式回歸,或許這不是濕疹,說是皮膚過敏更準確。 較以前的模式不同,現在變了大達疹,暗啡,不紅的。有時會癢,癢的方式又跟濕疹不同,不會有水,不易損。我看過皮膚科醫生,他也不能準確地指出是甚麼,他唯有說是蕁痲疹,但完全不像。 前兩天,肚皮又出疹子了,每一次我都試找出發病原因,不停推理,驗證;推理,驗證,無限輪迴。 試過戒一星期咖啡便康復,但下一次便沒用;試過食蘋果有幫助,下一次又沒有。每次都會想,是我吃錯甚麼嗎?然後不停回想吃過甚麼,誰是最大嫌疑犯。可惜總不能確定致敏源,真的很累! 今天在Facebook 看了一條狗狗的片段。狗狗瘦骨嶙峋,用皮包骨來形容沒有誇張。狗狗遇到很有愛心的主人,主人每天悉心照顧餵飼,可惜狗狗不但沒有肥起來,有一天更停止進食。 主人帶狗狗看獸醫,報告顯示一切健康正常,獸醫也找不出原因。主人眼見狗狗受苦,決定和狗狗做喜歡的事後,一星期後把牠安樂死。 就在預約好安樂死的前幾天,突然收到獸醫的電話,獸醫說狗狗可能患有很罕見的肉類敏感,建議主人把狗狗的食物轉成素食,結果狗狗便康復了! 原來狗狗根本就沒有病,只是食物過敏,差點連命都沒了。想想也荒謬,因為食物敏感差點斷送生命,聽起來又好匪夷所思。再想想,我和狗狗很相似,只是我還未能找出源因,繼續受苦。

舊信件

求學時與同學的書信和相片 我 一直珍而重之,保存了超過二十年,間中會翻看然後喚起很多回憶與片段,內心 湧上一般 暖流,臉上掛著微笑。同時我很喜歡看到手寫字,這就好像是人的一部分,看到字跡如看到人,有質感,有溫度。 到了今天,還有人會書信嗎?我甚至懷疑大部分人很久沒寫字了。 近日,有種強烈感覺,不想擁有多餘的東西。結果丟掉所有信件及生日咭,不想保留了。昨天花了一整天撕毀信件,順道重看一次。很多內容都忘了,甚至信中的人我也搞不清楚是誰。再次翻看信件,沒有了以前的撼動,沒有了惜日的珍惜,亦沒有留戀。相反我覺得信的內容很無聊,其中一個同學特別愛說別人的是非,然後補充一句「不要告訴其他人」,你是我的好朋友,friendship forever。另一同學很喜歡讚美自己、另一個同學的內容大部分是虛構出來的。 年紀越大越來越無情,再次翻看信件完全沒有感覺了,甚至棄掉一箱信件後感覺一身輕。信件在撕掉前我都拍了照,日後要翻看也方便。 信件中的同學超過一半已經沒有聯絡,甚至已經離世了。今天跟一位老人家通電話,他八十歲,近日開始因為腰痛不能走路,外出要坐輪椅。突然感到很感慨,這就是人生嗎?自主與活動能力越來越低,大部份時間在家中,一天一天過去,直至死亡。

雪卵

大約兩年前一位台灣朋友到英國雪卵順道住在我的家。她單身,現居新加坡,當時38歲。 問起她為何千里迢迢要到英國,她說在新加坡要結婚人士才可以 雪卵; 台灣好像也是,結果唯有到英國做。她說仍希望有自己的小朋友,她說想有自己的「lecacy」流傳後世。 我聽了後有點震驚,一方面我沒有想過她會有這種想法,我眼中的她很獨立,事業放第一位,家庭觀念不重;第二是我不認為我們的基因比其他人重要或優良,值得或需要特意留存下去。這件事讓我對她有了新一層的認識,原來某部份的她很傳統,這為我的思想帶來了衝擊。 我一直都偏向優生,亦認為現時人口過多,攫取過多地球資源,所以沒有生小朋友的想法,亦不認為現世是一個良好的環境,亦不看好未來。 與其用一條生命純粹滿足個人的慾望,留下文字不是更有意義和價值嗎? 另一個來自我同事的故事,他已有一個女兒,隔了很多年後他與太太有了第二個小孩。閒聊間我們問他為何隔了那麼長的時間才有第二個小孩,他說他們一直都沒有打算生第二個小朋友。 他說他有一個弟弟到現在也沒有結婚,他希望子女長大後連叔叔一併照顧; 若只由大女一人照顧會很吃力,所以相隔數年後便決定多生一個分擔。我聽了後同樣感到很驚訝同時超越了我的認知,我沒有想過這是生小朋友的原因。如果 我 是他們第二名孩子並知道自己來到人世的原因是這樣我會很難受。 換個想法,如果將撫養一名小孩的金錢儲起來並投資,騰出來的時間,效果應該不遜於製造一個人出來而且風險更低。因為人是獨立個體,有獨立思考並不受任何人控制。你期望養兒防老,我更覺得是一廂情願。 我不反對生小孩,但純粹為了晚年有人照顧,我就不敢苟同了。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我在政府一年零八個月的荒誕經歷

在政府工作一年零八個月,當中的光怪陸離,荒謬絕倫,令我大開眼界,目瞪口呆 ,不斷挑戰我的接受能力與底線。自認忍耐力算高,但在這段時間裡,發生的不合常理與荒誕事,好像在蠶蝕和扭曲我的價值觀,讓我成為他們同類,要我相信太陽是從西方升起。 最可怕是當你和周遭的人說:「太陽不是從西方升起的」,其他人會說你錯。在政府的世界,他們好像創建了另一套思想邏輯,而這套邏輯正與世界相反。 當遇上不合情理或反智的事,你會感到驚訝,但其他人卻若無其事, 於是懷疑自己是否有問題,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相信已觸及警戒線,此地不宜久留。 當不合理的事經常發生,周遭的人習以為常。每次我表達不滿,工作多年的同事則輕描淡寫地說:「係咁㗎啦!你慢慢就會慣。」 慣?我就是不要慣? 難道為了錢就可以顛倒是非,指鹿為馬違背良心? 高薪的確難以抗拒,但除了高薪外,我看不到其他可取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僵化自大傲慢官僚,脫節離地, 這樣錢買不了我的靈魂與良知, 還有我寶貴的時間 。 在政府工作,最大感受是政府創造了另一個與現實相違的體系,那種逆施的氛圍,不斷挑戰你認為正確價值觀。政府裡的公務員似乎忘了自己是公僕,為市民服務;反之是一股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氣燄,認為自己出類拔萃,高人一等,還是一群井底蛙? 高級同事被稱為「阿 sir 、 madam 」; 某高層開會不會告訴你時間, 而是告訴你甚麼時候在會議室外等候,   情況有點像病人看醫生,一堆一堆年薪過百萬的專業人士站在會議室外等候呼召。 你的時間寶貴, 難道其他人的時間就不寶貴? 公務員的薪酬是公帑, 作為公僕, 錢應用得其所,而不是宮廷式的階級遊戲,揣摸主子的心意, 博取歡心,做事不是為社會,只是為萬人之上, 嘔心。 以下是我短短時間的所見所聞: 小強 第一天上班,走進自己的座位,地毯上是近十隻風乾的曱甴屍體。看看牆角、檯角,貼滿了過期的曱甴屋,大概知道這裡的衞生狀況。地毯上還有一個印,後來知道是當年同事打破了一樽食油留下的, 為甚麼會有食油??? 其後還會看到小強在鍵盤縫遊走, 回到公司便會敏感,臉上長出痕癢的紅斑 ........ 電話 在我身處的部門內,連電話也要分階級;一般職員用的是 90 年代的款式(雖然我們身處

給患有濕疹的人士- 中醫

以下是自己的經驗分享,希望對現在受濕疹困擾的朋友有幫助。 本人自小患有濕疹,但在中學其間自動好轉。穩定情況維持了大概 10  年。 去年夏天,額頭開始脫皮,起初以為是乾燥所致,一直以潤膚膏解決,但情況持續並趨嚴重,  後來擴至身體, 手腳, 確定為濕疹復發。 病徵: 一般: 手腳 ( 特別是關節) 出現紅疹,  痕癢甚至流血水,因此製成很多傷口。    面部: 紅、腫脹, 嚴重時發熱, 出現頭重以發燒感冒症狀。 身體乏力, 很重的感覺。 其間因效果不理想而轉了好幾個皮膚科醫生。他們一般以類固醇葯膏, 敏感葯(嚴重時需服食類固醇)。西醫一般能在快速的時間消除病 癥 ,回復正常狀態。但亦不是所有專科醫生也能達到理想效果。但換來的副作用是皮膚變薄 (即更易受感染), 抗藥性增強 (即藥份量會增大才能達到效果)。 當中一位有名的醫生, 診金加一星期藥是 HKD 1700, 但情況未有改善。 其中還是試了三個醫生,情況才得到控制。所以希望有濕疹或其他皮膚問題的朋友,雖然醫生一般都是朋友介紹, 但經本人的經驗, 效果好視乎你跟醫生夾唔夾,這絕對是一個非理性的問題。所以看你的彩數,要有心理準備要不停試驗。那時的心情是很無奈及無助,而且會有點絕望的感覺。再加上皮膚科醫生收費一點也不便宜, 真的很無奈。 經驗是西醫能很快消除病癥而且立刻令你舒服起來。但問題是很快會復發,而且會比上次嚴重。形成西醫常見的問題----治標唔治本。問題反複困擾了差不多一年了。 第一位中醫 - 其間看過一位位於灣仔的中醫。那位中醫除了皮膚,幫助女性懷孕亦很有名。外敷內服同時進行,亦要戒 蝦,蟹,菇類 。除此以外也沒有特別要戒了。效果顯著亦快,但收費不輕,一星期藥加診金 $1000。 但隨著日子,身體好像習慣了中藥,效果亦沒有起初顯著。吃了三星期後,突然又復發。從此再沒有看那位中醫了。但我仍覺得他可推介給有濕疹或其他問題的朋友。    第二位中醫- 東華醫院 由於情況反覆,經一位西醫介紹試醫院的中醫,於是去了東華醫院了。收費合理,運作有序,預約方便簡單還設有專科。 診金連藥費$ 140 。第一次開三天 藥 ,先試效果。皮膚科由一位富經驗由中國來港及一位年輕負責,相信是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畢業生分別在不同日子註診。由於沒有經驗,沒有指定醫生便被派到那個較年輕的醫生。

閱讀有時

生有時,死有時;聚有時,散有時,原來看書也有時, 看書也說緣份 。 2009 年初次到台北旅遊,到大名鼎鼎的誠品朝聖。當時 村上春樹 新書《1Q84》正熱賣,壯觀書牆遍佈店內,湊熱鬧買了一本回家。 《1Q84》一書兩冊,每 冊約四百頁 。當年回家後,翻兩翻放回書架,從此便沒有再打開。日文 原來 有詞語 ( 「 積ん読」) 形容 那些只會買書(儲書)而不看書的人,當時我應該是這種; 屋內放滿大大小小的書,看似非常有文化修養,實情是一本書都沒看過。 很多人都說讀 村上春樹 的作品一定要有耐性,看第一 冊時,看了三分二根本不知在說什麼,兩個看似互不關係的故事互相穿插,很不容易撐到 305頁才有丁點眉目,當年就是欠缺這份耐性 。 ******* 2016 年,從收音機聽到主持人提起《動物農莊》裡的豬,就這簡單的一句使我借了 《動物農莊》來看,更愛上了這本書。就是這樣,2017 年我又看了 《1984》,同樣喜歡到不得了。 看畢 《1984》幾個月後,偶爾發現了原來 村上春樹 也很喜歡   《1984》, 亦是因為 《1984》創作了《 1Q84》,靈機一觸才喚起原來我也有 《 1Q84》。 閒置了8年的《 1Q84》安然在書架上不慌不忙地靜候我再次想起它。我從書架把它拿下,它如8 年前一樣,沒有被翻過的痕跡,不過頁頂已留下了被煙燻過的黃了。 快速把書翻一翻,發現了失蹤多年的書簽,還有一張泛黃的登機證, 證上的字已褪色,若隱若現地顯示是從台灣到香港的飛機,2010年2月2日。沒想過書內竟然藏了時間的見證,望著那 褪色的登機證一下子好像記起了當日的一切,包括溫度與空氣的味道。 意外又驚喜,或許上一次看 《 1Q84》便是那天。 ******* 早前提過我所喜歡的樂手有無形的關係彼此連繫著。當你喜歡一個樂手( 樂手1)  ,從他的歌中會發現他喜歡的歌手或歌曲(例如改編的英文曲,引起你發挖原唱歌手)。 樂手1 是通往無垠音樂領域的一扇門,跨過這扇門後,把你連繫到 樂手1 所喜歡 的歌手。因為你喜歡 樂手1  , 樂手1   喜歡的你或許也會喜歡。 我沒有在葉德嫻活躍的年代聽她的音樂,近年憑黃凱勤於演唱會唱《不再分離》而發現原唱者是 葉德嫻; 而 《不再分離》的原曲是 Patti Austin 的 <Say you love me>